南京东路772号:这处见证五卅惨案的地址,曾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张新 

 

   

 

   

  今天的南京路步行街,人潮涌动,熙熙攘攘,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上海,都会前往这条洋溢着迷人东方风情和现代时尚气息的“中华商业第一街”打卡游览购物。 

  步行街靠近六合路的泰康食品商店门前,竖立着一处纪念标识,它的一面写着“五卅惨案纪念”,另一面则简约地记述了这起发生在一百年前的事件的概况:1925515日,“上海日商纱厂日籍职员枪杀共产党员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十余人,激起全市工人、学生和市民的愤怒。530日……万余群众集中在公共租界南京路巡捕房门首……英国巡捕开枪屠杀,群众死十余人,伤数十人”。纪念标识上记录的事件发生地是“南京东路772号”。 

  百年弹指,如今的南京东路,无论是门牌号码还是建筑面貌,都与百年前的南京路大相径庭。那么,曾经见证这起震惊世界的惨案的南京东路772号究竟坐落在哪里,又有怎样的过往呢? 

  

  “五卅”运动爱国群众流血牺牲地点纪念标识(作者提供) 

    

  五卅惨案发生后,上海《东方杂志》于同年7月出版了《五卅事件临时增刊》,其中登载了著名报人胡愈之撰写的《五卅事变纪实》一文。这篇文章中引用了同济大学学生会测绘的“南京路西段之略图”和“老闸捕房门前肇事时之形势图”。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年的公共租界南京路巡捕房也就是老闸捕房大致位置在劳合路(今六合路)贵州路之间的南京路上,大门开在南京路(今南京东路),斜对着云南路(今云南中路)。五卅当天,市民游行队伍沿南京路由东向西行进至老闸捕房门前,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印度巡捕把守捕房大门,武装的英国巡捕列队在南京路上并向游行群众开枪射击,中枪者血洒老闸捕房大门东侧的同昌车行前。19258月出版的《东方杂志》上也登载了2张题为“五卅惨杀之真相”的现场照片,其中一张的说明写道:“此为五月三十日上海南京路巡捕枪击群众后之所摄,国内报纸均未经揭载。其地点在老闸捕房门口,右方同昌车行门前尚有尸身二具,其余马路中之尸身则已移去。”也证实了惨案现场就在南京路老闸捕房东侧的同昌车行门前。 

  

  胡愈之文中引用的地图(上海市档案馆藏) 

 

  考诸档案史料,同昌车行是一家成立于1897年的华商商行,主要经营外国自行车、机动车进口业务。据《字林西报》出版的《行名录》记载,1908年,同昌车行就在南京路上开设店面,当时以经营自行车进口业务为主,地址在南京路344346号。1920年,同昌车行业务范围扩展到机动车进口,并在原址往西的南京路604608号,也就是五卅惨案发生处新开设门面。五卅惨案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抗议浪潮,也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为避免南京路上再发生类似事件,工部局决定封闭老闸捕房面向南京路的大门,将捕房入口改在贵州路上,次年工程完工。得知捕房入口变更的消息,同昌车行还向工部局提出购买或者租赁因捕房原大门封闭而空闲的捕房甬道地产,但工部局一直未予回应。 

  

  五卅惨案发生后,工部局警务处官员在同昌车行门前查看事发现场,车行门前的死难者遗体还未运走(上海市档案馆藏) 

 

 

   

  工部局测绘的老闸捕房入口更改示意图(上海市档案馆藏) 

 

 

   

  20世纪30年代初的同昌车行,其左侧白色箭头所指的就是用砖墙封闭的老闸捕房原大门(上海市档案馆藏) 

    

  1930年,同昌车行敏锐地把握五卅运动后国人爱国热情高涨的契机,在槟榔路(今安远路)开设脚踏车工厂,自行制造车架、前叉等自行车主要部件,辅以部分进口材料装配生产国产自行车,走上了工贸一体化的发展道路。1933年,同昌车行将南京路营业店面迁到斜对面的云南路上,门牌号为云南路367号。大约也在这个时候,车行原来所在的南京路地块重新开发,两层楼的同昌车行原房屋拆除,沿街建起了四层钢筋水泥楼房。迁址云南路的同昌车行虽逐步将重心转移到自行车制造,但并未放弃进口贸易,1939年曾代理美国哈雷-戴维森摩托车竞标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的摩托车订货合同。1940年,新开办的大光明钟表眼镜行在此设立门店,此时的门牌号已经变成了南京路772号。 

  新中国成立后,同昌车行中止了车辆进口业务,专心致力于自行车生产。当时上海的自行车行业普遍都是弄堂小作坊,同昌的工厂因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被定为上海自行车行业的35家中心厂之一。1958年,同昌车行工厂与267家自行车同业及其他小厂合并成立上海自行车三厂,生产凤凰牌自行车,成为畅销全国的知名自行车品牌,也是“上海制造”的标志性产品。大光明钟表眼镜行则更名为大光明钟表商店,继续在南京路772号经营。 

  1985年五卅运动60周年前夕,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上海总工会和黄浦区政府决定在原南京路老闸捕房前五卅惨案群众流血处勒石纪念,地点就在大光明钟表商店东侧门墙上。考虑到南京东路为闹市中心,“纪念碑上字要大,但不能太多,以免行人停立观看,造成交通堵塞。”纪念碑上只有“五卅烈士流血处”7个字正文。 

  

  1991年的南京东路,箭头所指处大光明钟表商店和泰康食品商店的店招相邻而立(上海市档案馆藏) 

    

  1995年,南京路西藏路—河南路段开通了周末步行街模式,1999年国庆前夕,南京东路步行街正式开通。此后,南京东路经历了多轮改造和业态调整,大光明钟表商店淡出了步行街。2014年,结合新一轮南京东路改造,步行街泰康食品店门前竖立起了新的纪念标识。近年来,随着City Walk在上海的兴起,纪念标识前时常有人驻足观看。往西不远处人民广场地铁站下沉式广场的五卅运动纪念碑更是成为City Walk的热门打卡处,青年导游对着更年轻的都市寻踪者们讲述五卅运动的故事,凭吊五卅先烈的反帝壮举,追忆过往的峥嵘岁月,传承着这座城市的红色血脉。 

    

    

    

  (注:本文转载自《档案春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