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嘉定区档案馆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实施条例要求,贯彻“人民城市”理念,聚焦民生关切、锚定问题短板、深耕档案利用,以“优资源、优管理、优方式”为主线,系统推进档案利用服务体系建设,用扎实举措赋能档案服务提质增效,走出了一条贴合区域实际、彰显为民温度的档案服务高质量发展之路。
档案资源是服务民生的“源头活水”。嘉定区档案馆立足“全区一盘棋”,将资源建设作为档案服务的基础性工程,通过闭环管理、开放鉴定等举措,让档案资源更全、更活、更可用。一、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以资源优化夯实服务根基
(一)推进民生档案闭环管理,织密资源保障网络
针对部分街镇民生档案存在分散等问题,区档案馆打破“各自为战”的资源壁垒,建立“摸底—收集—进馆—利用”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组织专人对全区各街镇民生档案利用情况进行全面摸底,重点梳理婚姻、建房、计划生育、退伍兵役等群众高频查询的档案门类。截至2025年9月,累计排摸12家街镇高利用率民生档案,预计实现777卷(件)民生档案增补进馆,实现民生档案“应收尽收、应存尽存”,从源头解决群众“查档多跑路”的痛点,让档案资源覆盖更广泛、保障更有力。
(二)深化开放鉴定工作,释放档案利用价值
根据《嘉定区档案馆档案鉴定程序》《嘉定区档案馆档案鉴定制度》,成立以馆长为首的开放审核领导小组,制定开放审核计划,监管开放审核流程,最终审定开放审核结果;成立以副馆长为组长的开放审核工作小组,具体开展开放审核工作。严格按照档案开放鉴定标准,对馆藏期满档案逐卷、逐件进行审核,重点梳理涉及民生保障、社会发展、历史文化等领域的档案资源。累计完成十九批次档案的开放鉴定工作,发布档案开放公告,进一步扩大了可供公众查阅的档案范围,让“沉睡”的档案资源转化为服务群众、助力发展的“活资料”。
二、坚持“问题导向”,以管理优化畅通服务流程
流程顺则效率高,管理优则服务畅。嘉定区档案馆聚焦群众查档过程中的“堵点”“难点”,以机制创新为抓手,推动档案利用管理更规范、更精准、更高效。
(一)建立档案纠错机制,破解“查不准”难题
针对查档中常见的“繁简异体”“手写混淆”“信息错漏”等条目数据问题,制定《嘉定区档案馆数字档案纠错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即时发现、现场核实、动态更正”的纠错机制。查档工作人员在接待过程中,对发现的信息不一致问题即时记录,同步联系档案形成单位核实原始材料,经审核后及时在系统中勘误或添加备注、修正信息,实现“即知即改”。自《嘉定区档案馆数字档案纠错实施办法(试行)》实施以来,累计提交问题数据2523条,纠正婚姻、建房等档案信息误差2070条,让档案数据“跑得更快,查得更准”。
(二)组建查档服务工作组,强化统筹协同
为提升双休日查档需求的响应能力,成立由档案管理、信息技术、窗口服务等骨干组成的查档服务工作组,实行轮值制度。开展高频查档事项个性化培训,使查档市民在双休日实现档案调阅“0等待”,有效提升了查档窗口服务效率。
(三)编制服务指引清单,实现“一目了然”
为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区档案馆系统梳理服务资源,编制两类实用工作指南:一是《嘉定区档案馆指南》宣传册,内附动态更新的联动部门电话一览表,汇总民政、公证、人社、工商、规土等与档案利用密切相关的20多个部门联系方式,方便群众跨部门咨询;二是建立《民生档案资源分布表》,由于各区地域内档案资源分布差异,郊区各档案馆往往面临大量年代久远的农民建房档案查阅需求,该类档案往往存在户主姓名不详,建房年代模糊等查找难题。为解决此类问题,嘉定区档案馆根据形成年代,明确婚姻、建房、计划生育三大类高频民生档案的分布范围,以形成年代为索引,详细列出目录号、案卷号等对应信息,让查档工作“目标清、路径明”。
三、服务民生“跨前一步”,以方式优化提升服务温度
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嘉定区档案馆主动打破“坐等上门”的传统模式,通过创新服务载体、强化主动对接,让档案服务更贴心、更安心、更暖心。
(一)打造“兰台先锋赋能团”,送服务下基层
组建由党员骨干、业务能手组成的“兰台先锋赋能团”,开展“档案服务进基层”活动。赋能团通过提前收集问题信息、现场咨询等方式,为基层群众解答婚姻档案补办、建房档案查询等问题。截至2025年9月,“送档下基层帮办服务”已为安亭镇、马陆镇、江桥镇等城中村改造工作提供了集中查档服务,服务覆盖4村625户,真正实现把档案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二)主动跨前联络,破解“办不成”困境
一是针对群众因政策限制、材料不全导致的“办不成事”情况,区档案馆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对接”。通过主动联络民政、人社、街镇土地所等部门,主动跨前沟通,解决跨部门查档难题。如市民李先生办理公证时需调取已故父母婚姻档案,因“非本人无法调取”陷入僵局,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公证处,建立“公证处批量调取”的联动机制,避免群众“多头跑、反复问”。二是增设办事指南查阅专区,搜集展示全区政务服务办事指南34种,该专区涵盖社保医保、退伍优待、不动产登记、公积金办理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专区的设立让群众无需奔走多个部门,即可在档案馆一站式查询各类政务办事规范,是嘉定区档案馆延伸公共服务职能、优化政务服务体验的重要举措。
(三)接入“小嘉帮办”服务品牌,融入全区政务服务体系
通过构建“陪同办、自助办、兜底办、视讯办”四大主题服务体系,实现档案服务与政务服务中心的无缝衔接:市民既可在政务服务中心通过“视讯办”远程虚拟窗口与档案馆实时连线,提前完成咨询引导与材料预审;也能在查档大厅借助“自助办”功能,一站式办理离线码申领、电子身份证件打印、三金账单查询等高频民生事项。不仅打通了档案服务与综合政务服务的协同通道,更以档案服务为支点,强化了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一体化”服务效能,为全区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档案领域的特色动能。
“十四五”期间,嘉定区档案馆以“优资源”强基础、“优管理”提效率、“优方式”暖民心,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践行了“为国守史、为党管档、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下一步,区档案馆将继续秉持“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理念,持续深化档案服务创新,让档案工作更贴近民生需求、更融入政务大局,为推进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贡献档案力量。
(来源:“嘉定档案志鉴”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