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由上海市档案馆联合上海音像资料馆、上海市文史资料研究会共同主办的“铭记历史 团结一心——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馆藏档案影像展”于8月29日正式面向观众开放。
上海市档案局(馆)长徐未晚,上海市文史资料研究会会长何继良,上海广播电视台副台长陈思劼,上海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葛影敏、潘旭山、石磊,上海市文史资料研究会副会长郑泽青、应榴晖,上海广播电视台版权中心主任、上海音像资料馆馆长唐惠荣等,以及静安区档案局(馆)、徐汇区档案局(馆)、普陀区档案局(馆)、闵行区档案局(馆)、奉贤区档案局(馆)等参与本次展览巡展的单位领导、浦东新区华林小学师生代表出席展览开展活动。
档案无声,历史有痕。本次展览精选上海市档案馆馆藏近百组(件)珍档、上海音像资料馆馆藏珍稀影像,分为“烽火淞沪”“救亡图存”“中流砥柱”“胜利凯歌”四个篇章,通过历史图片、文献手稿、纪实影像、战时实物等多种载体,以静态陈列和动态影像交互证补的方式,从不同视角展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军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壮阔历史,以不可辩驳的史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浦东新区华林小学学生参观展览
第一篇章:烽火淞沪
烽火淞沪展区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国民党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坚持抗日救国路线,立即发出武装民众反对日本侵略者的号召。 一·二八淞沪抗战,上海民众同仇敌忾,全力支援中国军队英勇抗战,形成了规模空前的全国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第一波高潮。
展览中,上海音像资料馆馆藏影像记录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中国军队顽强抵抗、国际通讯社镜头中的上海难民、战争的废墟、商务印书馆与东方图书馆被毁等画面是日本侵华的有力罪证。展览展示了《上海东方图书馆被毁涵芬楼善本书清册》,这份清册长达300余页,详细罗列了被毁书目的名称、版本及数量。
第二篇章:救亡图存
救亡图存展区
民族危亡关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二·九运动爆发,上海率先起来响应。1936年5月,当时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抗日救亡组织——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在抗日救国大目标下,中国共产党与各界爱国人士紧密团结,通力合作,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向前发展。展览呈现了1936年沈钧儒、李公朴等“七君子”被捕记录及狱中斗争场景。
1936年沈钧儒、李公朴等“七君子”被捕记录(上海市档案馆藏)
《八一宣言》《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等重要档案文献,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作为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成为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无愧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和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上海音像资料馆馆藏影像展现了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在全国街头巷尾传唱的场景。同时,展览首次披露了田汉(陈哲生)在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的受审记录,田汉隐藏“共产党人”身份但明确表达:“相信中国之改善或当取社会主义的道路。”展览还通过电影、戏剧、木刻等方面体现了在抗日烽火中,仁人志士以笔为旌、以歌为檄的救亡呐喊。
田汉(陈哲生)在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的供录(上海市档案馆藏)
第三篇章:中流砥柱
中流砥柱展区
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中共上海地方组织和八路军办事处,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积极推动上海各界、各阶层民众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和战地服务团,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人民与新四军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开创了大城市地下抵抗和根据地武装斗争相结合的新途径。展览首次展出了《1939年日伪上海特别市警察局收集的游击队活动情况并要求严加防范的训令及情况表》《1942年浦东日伪警察有关连柏生游击队活动区域的记录》等档案。
第四篇章:胜利凯歌
胜利凯歌展区
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5年6月26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国是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的国家,董必武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解放区代表签字。10月24日,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正式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945年出版的《联合国宪章》(中英文原版合刊)(上海市档案馆藏)
展览开幕当天,在市档案馆公共服务大厅陈列了一组近年来征集入馆的抗战档案资料。其中包括1937年8月23日大阪朝日新闻社印制的《上海战局全图》、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原照等,这些侵略者的记录是日军侵华罪行的铁证;以及1940年圣约翰大学学生探访从四行仓库撤入租界的“八百壮士”孤军营照片,1941年镌刻“日寇必败”的墨盒,1945年12月出版的《胜利画报》第三期刊登的梅兰芳《刺虎》演出剧照。此外,《八一三淞沪抗战相册(法文)》与馆藏的南京国际红十字会外籍人员的英文日记——《日军侵占南京、杭州目睹记》,则从第三方中立角度,真实记录下日军在南京、杭州、上海等地的残暴行径。这些珍贵档案是深入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手材料。
“铭记历史 团结一心”上海抗战征集档案陈列
(来源:“档案春秋”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