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由上海市档案局(馆)、中共上海市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党从这里诞生——上海市珍贵红色档案联展”高校巡展暨“光荣之城 青年行”2025年上海青少年红色大寻访主题活动在华东政法大学启动。
上海市档案局(馆)长徐未晚,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凯,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顾红亮,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挂职副书记杨杨,松江、青浦两区九所高校相关负责同志,图档部门负责同志、团委负责同志、团员青年代表、师生代表出席活动。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留存着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革命斗争的重要档案文献。“党从这里诞生——上海市珍贵红色档案联展”,是深度挖掘红色档案资源的最新成果。展览汇集百余组(件)承载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思想和英勇斗争事迹的珍贵红色档案,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从上海诞生、启航、出征,伟大建党精神在上海发源、孕育、形成的历史必然性。这些红色珍档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活水,也镌刻着这座城市最深沉的精神底色。
徐未晚局(馆)长在致辞中指出,举办这次高校巡展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重要指示的创新实践,也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馆校协同形成红色文化传播矩阵的有力举措。旨在以档案的真实力量为纽带,将大学生思政课堂延伸到鲜活的历史现场,让青年学子在触摸历史纹理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党的诞生与奋斗历程,深刻体悟党的初心使命,激发爱党爱国爱民的真挚情怀,自觉将青春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凯在欢迎辞中表示,华东政法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浸润在红色基因与法治理想中,学校坚持“图档育人”理念,将红色文化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此次作为巡展首站,华政学子在“行走的课堂”中厚植家国情怀,在“沉浸式体验”中坚定理想信念,汲取法治中国、法治上海建设的奋进力量。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顾红亮强调,上海正在加快建设教育部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区,要深入实施红色文化铸魂育人项目,将上海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铸魂优势、发展优势,构建馆校协同、区域联动的育人共同体,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青春演绎,赓续红色基因
松江区“云间青响”青年讲师团成员张晓栋带来微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铸就云间华章》,动情讲述松江第一位共产党员侯绍裘烈士的革命事迹,带领观众穿越百年,回答了“何为青春、青春何为”的时代之问。
华东政法大学及其附属高中、附属学校的学生联袂献上情景朗诵《共产党宣言》,用“大中小一体”的方式演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磅礴伟力,展现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的动人画面。
华东政法大学学生表演的青春版话剧《立场》片段,以跨越时空的对话方式,致敬华政老院长、新中国法治建设先驱雷经天,诠释了对法治精神的坚守和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
九校携手,打造红色文化育人平台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共同签署《九校红色图档资源共建共享备忘录》,未来将在资源共建、展览共享、人才共育等多方面深化合作,携手打造区域高校红色育人共同体,构建具有图档特色的“大思政课”实践平台。
红色“沪”照,接力传承
市委宣传部宣传教育处副处长范嵘、团松江区委书记吕明远为九校青年代表颁发红色“沪”照,寓意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接力,为上海这座光荣之城增添新的青春荣光。
触摸历史,青年行正式起航
在全场见证下,徐未晚、顾红亮、杨杨、肖凯共同启动“党从这里诞生——上海市珍贵红色档案联展”高校巡展暨“光荣之城 青年行”2025年上海青少年红色大寻访主题活动。
启动仪式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移步展区观展。本次巡展除主要展陈内容外,还个性化地融入了学校自身的“独家档案”。华东政法大学通过六个小故事呈现了党的法治事业与学校法学教育交织辉映、红色信仰与法治理想薪火相传的相关内容。
九校团员青年代表随后前往松江区档案馆新馆开展红色寻访,通过实地寻访和互动体验,深刻触摸历史脉动,让红色基因在青春的脚步中“活”起来、“传”下去。
据悉,展览于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1月12日在松江、青浦九校展出,其间面向校内师生开放,提供全天候开放红色教育平台,巡展安排见图表。同时,该展览还将在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推出,具体安排待发布。
(来源:“档案春秋”微信公众号)